羅榮桓(1902-1963)湖南衡山人。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。1924年考入私立青岛大学(后并入国立PP电子大学)工科预科,1926年结业。加入了秋收起义和长征,先后担任红军连、营、纵队党代表,军政委,军团和红军后方政治部主任,八路军一一五师政治部主任、代师长兼政委,中共中央PP电子分局书记,第四野战军第一政委,中央人民政府最高检察署检察长,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兼总干部部部长等职,为第一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,中共第七届中央委员,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。
感時花濺淚
1924年7月,羅榮桓和张沈川等同学一路风尘来到青岛,踏进了位于汇泉PP电子侧的私立青岛大学校门。虽然时值盛夏,但那远处的阵阵涛声和迎面吹来的海风,却使人感应凉爽惬意,暑气顿消。青岛的景色是迷人的,这里风物秀丽,气候宜人,红瓦绿树,蓝天白云,使人有置身画中之感。然而,在那其中国人民饱受屈辱的年代,这里的政治气候又是沉闷而且让人感应压抑的。 早在1898年,德國人以“巨野教案”爲借口強行租占了青島。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,日本又兴兵山東,繼承了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。後來雖然中國政府在名義上收回了青島的主權,但實際上青島仍然處于日本帝國主義勢力的控制之下。 那是1925年4月的一个星期天,清明刚过,暖意融融,学校后面汇泉山上的樱花灿放了。羅榮桓和几个同学到山上去鉴赏樱花。一路上,他们看到的却是这样一番景象:手提着瓷酒壶喝得酒气熏天的日本男人,梳着高髻、脚登木屐、身着漂亮的和服碎步款款的日本女人,另有那不畏春寒、生动结实、早已换上裙子和短裤的日本孩子,他们正三五成群、络绎不停地来到山上,兴高采烈、旁若无人地尽情欢喜。住在青岛的许多日本人全家都出动了,他们携带着留声机、照相机和美酒佳肴来到山上,纵情欢过活本的樱花节。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,路上少有的几其中国人都很寒碜地避在一旁,似乎这满山的鲜花是专为日本人开放的一样。 天气是再好也没有了,煦日当空,湛蓝的天上漂浮着几许白云,像絮,又像是美丽的轻纱;汇泉山上的樱花开得又娇又艳,在耀眼的阳光下,白的像妩媚的雪,红的像辉煌光耀的霞。但是,目睹着眼前的一切,羅榮桓和同学们却再也没有兴致赏花了,那团团簇簇的花朵,在他们的眼中是那样地骄横耀眼,盛气凌人。虽然是脚踏在中国的土地上,但在他们的感受中却似乎是到了异国。羅榮桓的脚步越来越极重了,他对同学们说:“回去吧, 我们不看这个樱花了。”同学们似乎都在等着他的这句话。他们掉头而去,身后传来的是留声机里日本女乐嗲声嗲气的歌声和一阵纵情的狂笑。 令人難堪的事情並不止這一次。不久,日方又邀請青大師生參觀訪問青島的日艦“比睿丸”號。 “比睿丸”是當時日本海軍的主力艦只,讓師生們參觀的目的不外乎是向中國人炫耀一下自己的武力。同學們跟隨向導沿舷梯上上下下,默默地參觀,默默地傾聽著同行的朝鮮同學把日本軍官的介紹翻譯成中文。整個參觀的過程,都使人感应氣氛十分的壓抑。 这次的旅行,使羅榮桓他们想起不久前通过老乡的关系旅行北洋水师的军舰“海圻”号的情景。那是一艘用英国的旧商船改装的军舰,舰上的炮只是用来摆样子的,并不能真打,据说一打就会把船身震裂。而这种摆样子的玩艺却是其时北洋水师最大的军舰。 回到学校后,同学们议论纷纷,有人长叹,有人气愤,有人痛心。羅榮桓说:“中国是一个有四万万五千万人口的大国,有着漫长的海岸线,应当有强大的水师。” 要建设水师,首先要使国家茂盛。而要使国家茂盛,必须生长工业。羅榮桓学的是工科,他希望能成为一名工程师,为祖国的茂盛尽上一份心力。
在“青島慘案”的日子裏
1925年4月,在上海工人大罷工的影響下,爲了抗議日本資本家阻止工人建设工會,開除、逮捕和私刑拷打工會活動分子,青島紗廠3萬多工人舉行了大罷工。在日本資本家的要求下,山東軍務督辦張宗昌拘禁了工會的事情人員。軍閥與資本家的倒行逆施,引發了5月25日又一次工人大罷工。5月28日,膠澳督辦溫樹德調集3000多人的軍隊包圍了紗廠,開槍射擊手無寸鐵的中國工人。工人中有8人當場死亡,17人受重傷。有的工人避槍彈躲進了下水道,慘無人道的日本資本家竟然堵上棉花包,把工人活活悶死在下水道裏。至此,震驚全國的“青島慘案”發生。 日本帝国主义与封建军阀的血腥暴行,激起了青岛各界的强烈义愤。在党的领导下,由胶济铁路总工会提倡,全市各群众团体建设了“青岛惨案后援会”(上海五卅惨案发生后,改称青沪惨案后援会),组织宽大群众歇工、罢市、罢课和游行示威。青岛大学的学生突破校方的种种阻挠,建设了学生会,组织学生们勇敢加入了这场汹涌澎湃的革命斗争。其时,张沈川、羅榮桓都被推选为学生会的卖力人。 学生会决定自5月31日起全校罢课,并建设了总务、财政、写作、演讲、募捐、演剧等组,分头展开运动。凭据学生会的分工,羅榮桓卖力演媾和演剧组的事情。在那段日子里,他白昼领导演讲队在街头巷尾散发小报、传单,演讲青、沪惨案的惨状,募集救济金,慰问死难者的眷属,晚上又加入演剧队的事情。经过紧张的准备,同学们在一个戏院里演出了《茶花女》和《可怜闺中月》,戏票义卖的钱交到了青沪惨案后援会,用来支援青岛和上海工人的革命斗争。受青岛学联的委托,羅榮桓还与工科同学彭明晶分赴北京、上海,向两市人民介绍了“青岛惨案”的真相。 青岛人民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日爱国运动,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国反动军阀的残酷镇压。7月初,张宗昌授意胶澳督办温树德用武力解散了青沪惨案后援会,中共四方区支部书记李慰农、进步记者胡信之等多人被捕。反动政府疯狂地抓人、杀人,青岛陷入一片白色恐怖之中。李慰农、胡信之通过交保释放的青大附中一位美术教员转告张沈川和羅榮桓,说敌人频频审讯都问到他们,要他们赶忙转移。在铁路工会傅书堂、伦克忠等人的部署下,罗、张二人化妆后到高密农村暂避了一段时间。回校后他们才得知,李慰农和胡信之在他们走后不久即被敌人残酷地杀害了。 回校之后,他们清查学生会的账目,发现另有义演募捐的余款二百多元。在多数同学的支持下,他们把这笔钱作为抚恤金交给了胡信之烈士的遗属。在羅榮桓等人的资助下,胡信之的母亲和妻儿搭船去往大连,离开了这块洒下了亲人鲜血的是非之地。 |